注重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果。教学实施阶段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环节,包括课前预习、新课导入、教材讲授和实习操作4个方面。在进行这些步骤时,应牢牢抓住16个字。提出问题—一个班级的学员往往有五六十人,年龄不一,基础不均。在课前预习环节,要引导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每名学员都要提出疑问。教师再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承上启下——在进行新课导入时,要结合所学内容和新课之间的联系,自然导入。使学员觉得新课内容与旧课有关,不会对新课产生畏难情绪。同时,对新课有了一定了解,才能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因人施教——教授教材时要注重因人施教,运用形象的语言,发挥学员的想象力。内容要尽量贴近学员手中的教材,对其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应该着重强调,引导学员记好笔记,或帮助他们勾画出重点内容,便于课后复习。循序渐进一一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老年人理解能力强,实际操作能力较弱,所以这个环节更要讲究方法。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了一套教学方法:教师先操作演示一遍,讲解要简单有条理,速度尽量放慢;然后让学员跟随教师同步操作,速度以大多数学员能够跟上为宜;最后再让学员独立操作。这种方法比较符合老年人记忆力减弱的特点。
注重情感教学,构建和谐课堂。老年学员对学习计算机的热情非常高,但由于对这方面却知之甚少,因此对学习存在一种恐惧心理。情感投入是消除老年人对计算机胆怯心理的最好方法。作为老年大学的教师,更要带着感情去为老同志授课,多给他们精神和心灵上的鼓励与慰藉,帮助学员建立学习信心。在教学中一定要耐心细致,态度和蔼,让老年学员心情愉快地学习知识。另外,重复性在老年教学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这里所说的重复,不是指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层次递进的重复教学内容,不断加深学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只要教师对学员充满爱心、耐心与诚心,再加上坚实的业务基础,娴熟的教学技巧,一定会在教学上取得成功,学员也一定会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我们的辛勤劳动。
常言道: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只要教师潜心钻研,一定能探索出学员喜闻乐见又利于教学的方法,让老年人学子畅游电脑网海,乐享现代化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