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何学习书法呢? 也就是如何临帖和创作。老年人毕竟岁数大了, 精力与时间有限, 手与眼的配合不那么到位。但是老年人学书法也有有利的条件, 比如阅历多, 见识广, 生活经验丰富, 理解能力强, 尤其是书写硬笔字的功底深厚, 这对于结字都有好处。老年人学习书法应尽量地避免自己的短处, 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根据笔者的亲身体验, 老年人不一定按照青少年学习书法的方法, 按部就班地进行, 但是必须临帖。学书从传统开始, 取法于古人是不容置疑的, 只有从古代碑帖入手, 才是学习书法的正确途径。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论临摹二法》中这样说:“ 世人多不晓临摹之别。临, 谓以纸在古帖旁, 观其形势而学之, 若临渊之临。摹, 谓以薄纸复古帖上, 随其细大而榻之。若摹画之摹, 故谓之摹。临与摹二者回殊, 不可乱也。” 这些话说得很明白。这是学习书法将古碑帖首先学到手的有效途径, 也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那么老年人择帖时, 从哪种书体入手好呢? 我认为, 作为初学者的老年朋友, 从行书开始临习比较容易上手。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碑帖。为了走点捷径, 又不失规矩之准则, 我认为可选择历代名家的字集字、集句及集联进行临习。这类碑帖既保持了原碑帖结字、运笔的风格和神韵, 即原汁原味, 又有内容积极健康、可读性和欣赏性强的特点。一经选定, 开始临习, 就要做到专一, 不要来回更换。临习时字体可稍微大一点, 以不戴老花镜可以观察精微、运笔自如为原则。书写时先要搞清每个字的结构体势, 尤其是运笔之细微处, 这样即便离开范本, 书体也不会走样。
对于初学书法的老年朋友来说, 首先要下功夫认真对临, 直至能够背临。但时间也不宜过长, 字基本上写像了, 比较好了, 就可以临帖与创作结合起来进行。要少而精, 以写几个字逐步发展到写横幅, 写楹联, 写五言诗、七言诗及其它。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要学好书法, 就要经常读帖, 这一点非常重要。读帖, 就是仔细观察、反复琢磨, 认真揣摩碑帖的点画、用笔、结体和神韵, 这样做可以锻炼人的眼力和心力, 只有将碑帖上的字入眼入心, 方能临习自如。
要学好书法还要准备适用的书写工具。古人云:“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可见准备适合于自己的书写工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书写工具即笔墨纸砚,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传统的“ 文房四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