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是指人的思想、感情、情绪等内心活动。古代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律原》医奢中指出:音乐中的 “十二律之神物,可通天地而合神明”,其意是指音乐可通过心理效应而起到养生康复的作用。古人把音律的心理效应提高到医学的高度,这是很有道理的。合唱音乐同样优美动听,参与其中更是其乐无穷。
1.合唱能使人忘掉烦恼、愉悦心情
合唱曲中有不少是歌颂祖国,歌颂新时代,怀念故乡,赞美大自然的歌曲,听它唱它,都心旷神怡、悠然自得。合 唱也有着精、气、神,那就是精神投入、深呼吸运气发声、 神情自然愉悦的表现。在合唱中的排练、演出过程都是需要集中精力去完成的,在此过程中人们可以忘掉一切杂念、烦恼和痛苦,置身于活动中,排练、演出的成果更会使人开心。
2.合唱能使人忘掉自我、融入群体、防孤僻
经常参加唱歌活动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可以排遣他们因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的孤独 感。中、老年人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在心理上难免会产生一种失落感,再加上年龄大了各种病、痛乘机而来,有的甚至悲观厌世,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如果再遇上不顺心的事情(如失望、丧偶、离异等)那就更遭了。参加合唱是一种解脱。宗教的唱诗班为什么能给人安详、解除烦恼,因为合唱会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在合唱团里与同龄人在一起, 有男、有女,有说有笑。合唱强调“只有我们,没有我”在发声训练上强调不能突出个人,要用耳朵唱歌(要即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又能能听到别人的声音),这就是在思想意识上把个人融入到合唱集体中去了,这对防止孤僻症有很大好处。
3.合唱能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
每当一部合唱作品完美的展现出来时,往往是合唱队员们克服了许多困难苦练才有的结果,比如有音准、音高的难 度;有情绪表现的难度、有背词、谱的难度等技术上的困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作品按要求在舞台上表现出来 了,演出成功了,这是非常令人高兴和自豪的事。往往一部高难度的作品在刚开始练时,通常被大家看做是一件高不可攀的难事,但一旦成功,特别是得到别人的赞美和肯定时, 人们的自信心自然大增。
再比如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像《红梅花儿 开》《深深的海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教我如何不想 她》《康定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在银色月光下)) 等,合唱队用非常年轻的音色唱出这些歌,心情也能回到年 轻的年代,在歌声陶醉中找回青春的感觉。只有保持这种年轻的心态,才能唱出年轻的声音,也能找到年轻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