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常常会听到有朋友会这样说:“要是老 人还活着,该有多好。生活好了想吃啥吃啥,想穿啥买啥,只可惜......”。有这种 想法的人,的确不在少数。但是,对于那些父母还健在的中年人来讲,要珍惜这个机 会。有句古话说:“子欲孝而亲不待”。就是说,不要等到你有能力时再去孝敬和赡 养老人,因为也许等到你有能力时,你的老人说不定已经不在了。下面讲个故事给大 家听。
有一位贫困山区的男青年,瞒着家人,向朋友借了1万元钱,为的是供养自己年迈多病的老母亲。家人直到老母亲去世后才知道此事。开始妻子还埋怨丈夫背着自己 ,心中有老大的不满意,后来开始敬重自己的丈夫了。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们在议论的同时,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尽了孝道。
这位男青年在母亲生病期间没有能力很好地孝敬老人,他想到了借钱赡养老母,这样做的目的,是不要给自己日后有了能力时,留下没能好好孝敬老人的遗憾。他的 举动,真的很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因为正是有了这一万块钱,使得母亲的晚年很“ 满足”很“舒适”很“从容”。在老人眼中儿子能这么舍得花钱,肯定是有钱了,这种想法伴随着母亲走完了生命的历程,最后老人是带着笑容离开的。
故事虽然听起来没有什么曲折的内容,但是,它折射出男青年的一颗孝心。他不仅感动了妻子,还用实际行动教育了自己的孩子。虽然我们不是提倡借钱赡养老人,但是我们中华民族有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我们今天所做的一举一动,我们的孩子都 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是比任何说教都有效的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