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退休前从事幼师工作的教师,经常看到很多做爷爷奶奶的在替子女带孩子的时候出现种种问题,如今80后们纷纷成家立业,很多曾经我们眼中的孩子现如今有了自己的下一代,而现在的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繁重的工作生活压力使得他们在带孩子的问题上往往要求助于自家的老年人,所以我们不难预见,隔代人教育的大潮可能就要来袭了,今天借金霞网平台,我把从教这些年来遇到和看到的一些关于老年人带隔代人过程中容易犯的常见错误跟各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唠叨唠叨:
老年人教育隔代人常犯错误之一:过分的溺爱
以前我们班里有个小朋友,在幼儿园每顿饭都是班里同龄孩子吃得最多的,按理说幼儿园里的营养配餐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能够满足孩子生长发育需要,回到家是不需要加餐的。但是每次这位小朋友的奶奶来接他的时候都大包小包的带着零食,孩子的母亲其实总在提醒奶奶不要再给孩子过多的零食,但有一次我亲眼见到孩子的母亲和奶奶发生争执,奶奶几乎用斥责的语气在训儿媳妇:你当后妈的啊,又不是旧社会,孩子能吃是福,你懂不懂?结果搞得这位年轻的妈妈在众人面前非常尴尬。当这位小朋友从幼儿园毕业的时候体重竟然已经达到45公斤了,严重超过了6岁孩子的标准体重。这种老人对隔代人的溺爱直接导致了孩子体质和健康程度的下降。有时这让我们做老师的也非常无奈。
还有一位小朋友,以前外婆在外地他就在我们幼儿园读中班,后来外婆来北京居住,就把孩子接回家不再上幼儿园了,老人的理由是孩子在幼儿园会被别的孩子欺负,自己的外孙不能受委屈,所以让老师带不如自己在家带。其实一些专家将从小在托儿所、幼儿园长大的孩子与祖辈带大的孩子进行心理比较,发现他们截然不同。那些在幼几园长大的小学生群体意识强,适应能力强,社交圈子大,许多事可以自己动手做,胆子也大,很小就能横穿马路。而由祖辈带大的学生则不然,有的二三年级了,还要老人接送,万事不能动手,像提书包这样的事也不想干。碰到问题,稍不如意就哭,就撒娇,缺乏应变能力,不合群。很难想象这些孩子将来走上社会谁还会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样无条件的“呵护”他们。
老年人教育隔代人常犯错误之二:经验胜过科学,认为自己带过子女带孙辈没问题。
我们班上以前有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小女孩.牙齿上长满了黑色的斑点。原来,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奶奶都给孩子糖水喝,一来二去,牙齿上就长满了黑斑点。我给孩子的奶奶提建议,希望孩子睡前不要进食,谁想到奶奶却说:“别信那些书上的说法,小孩的乳牙反正是要掉的;再说了,我小时候没吃过几块糖,这牙不也掉光了?我把孩子爸爸和叔叔姑姑都带大了,哪个不长得人模人样的?”其实这并不是个例,很多老人会认为自己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带孩子的问题经验丰富,用不着再去学什么科学育儿之类的东西。
这种情况下结果会比较严重:一般情况下,年轻人多趋于理性,而隔代老人趋于感性。年轻人教孩子知识,给孩子买东西,满足孩子的某些要求,大多会考虑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益处,会着眼于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为他们以后有更多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做准备。而老年人在面对孙辈的时候,往注以经验为主。长期生活在垄断教育下,面对不一致的教育环境,孩子比较容易形成两重人格,对事情没有固定的是非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