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金色生活 > 家庭 > 正文

从孙辈吃饭问题看隔代人教育

2013-08-11 04:07:04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不可否认,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业余时旬,让老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出可口、营养的饭菜,但是满嘴零食的宝宝却不领情。这让祖辈费尽心思去推销自己的可口饭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勺子把饭菜喂进宝宝的口中...

\

不可否认,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业余时旬,让老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出可口、营养的饭菜,但是满嘴零食的宝宝却不领情。这让祖辈费尽心思去推销自己的可口饭菜,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勺子把饭菜喂进宝宝的口中,省时省力又保质保量。因为长期有人喂食,且一直保证多量多餐,幼儿基本没有饥饿感,更谈不上主动进食,所以在进入幼儿园前,多数幼 LM吃饭经验还停留在等人喂的状态。

习惯成自然。当喂饭行为成为幼儿吃饭的习惯后, 想靠老师在幼儿园有限的时间内纠正进食方式幼儿会出现哭闹等不安情绪。幼儿园过的是集体生活,不可能做到一对一的喂养,在这种情况下, 习惯于被老人喂的幼儿会比主动吃饭的幼儿需要更多时间去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不主动补充能量,免疫力下降是“上幼儿园容易生病”的重要原因。

要想幼儿形成良好的自主饮食习惯,老一辈首先要克服怕麻烦的心理。老年人普遍认为,让幼儿自己吃饭会把衣服、地板弄脏,不好收拾打理。与其搞得满地脏,不如直接喂饱省力,这无形中将幼儿学习吃饭的行为扼杀于萌芽状态。打理虽然辛苦,但换回幼儿自己认真吃饭、拥有健康体魄还是很值得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家长把握好幼 LE动进食的关键环节,幼儿主动进食的行为会因为个体不同而出现在不同的时期。通常,幼儿在6~8个月时,就出现主动拿勺子进食的动作,家长应该尽量保护幼儿这一宝贵的学习行为,不要剥夺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其次,要形成大人幼儿共同进餐的家庭氛围。祖辈认为,只有先将幼儿喂饱,自己才会安心吃饭。事实上,过于受关注的进食环境会让幼儿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家人共同进食既有利于家人沟通交流,也有利于幼儿培养情感,让幼儿其乐融融、充满爱意的氛围中成长。

另外,吃饭时老人自己要尽量做到不挑食,因为成人的言行会直接影响幼儿,甚至会起到模范作用。

隔代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让年轻人放心打拼的同时,也让幼儿形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饭碗教育。吃饭乃人之本能,尽管老一辈想把失去的物质加倍偿还在儿孙身上,但不能剥夺孩子自我服务的能力,应努力培养幼儿自主吃饭的好习惯,让幼儿学会自理,健康成长,真正让隔代教育成为宝贵的教育资源。

 

{ php $c= end(array_keys($info))}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及免责 |

京ICP备120145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