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要你在街上遇到带孩子的老人,十有八九是姥姥姥爷。不知是从什么时候这个习惯改过来了,以前带孩子的几乎都是爷爷奶奶。
这天外孙子从学校放学回家,一本正经地交给姥爷一个小纸盒,里面装着4条青色的虫子。外孙子说,这是老师“发”给大家的蚕宝宝,让每一个人回家养着,观察它是怎样慢慢长大,怎样吐丝,做茧,变蛹,成蛾的。接着就开始分配任务:姥爷负责采桑叶,姥姥负责喂食,还一再强调了只准养活,不能养死,死一条赔十条。看着他那认真,可爱的小样,姥爷心中真想笑。
接受了任务的姥爷,不敢怠慢,急忙上后面坡地去采桑叶,开始还不大相信自己的直觉,总怕采得不对,后来跟着一个卖桑葚的小姑娘,才顺利地把桑叶采了回来。交给老伴喂给蚕宝宝们吃。听着那“刷刷”的声音,一会功夫几片桑叶就剩下杆了。小玩意还挺能吃。
天天去采桑叶,姥爷有点犯懒了,索性一次多采一些,放两天的桑叶有点蔫吧,就用凉水泡得“支楞”了再喂。没想到一下子蚕宝宝吃得拉稀了,有一条还真的没有挺过去死了。这下可把姥爷吓坏了,从此以后更加用心养育蚕宝宝了,一点也不敢马虎。
两个月后,在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蚕宝宝开始要做茧了,几天过去后,蚕宝宝吐出白白的丝,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外孙子一本正经地告诉姥爷姥姥,这就叫“作茧自缚”又过了一些日子,蚕茧被咬破了,飞出了三只蛾儿子,叮在纸盒上边产下了一堆卵,然后蛾就死去了,外孙子还真是很是伤感,想了半天想再说一句成语,可是一时又想不起来。这时姥爷告诉他这叫“春蚕到死丝方尽”外孙子竖起大拇指说:“姥爷您太有才了!”全家人都开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