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食奴”一次是从房奴,孩奴而新造出来的一个词。什么叫“食奴”呢?说的是那些对于日常生活中所吃的东西作过于严格的规定,剥夺乐趣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进行选择的自由,把吃饭搞成是一种纯粹的负担,这样的人我们把他称之为“食奴”。
季羡林老先生曾经描述过这样一位老教授,“吃饭要仔细计算卡路里,再计算维生素,吃一顿饭所用的数学公式之多等于一次实验。结果怎样?结果每月饭费超过别人10倍,而人却瘦成一只干巴鸡”。季先生又说“一个人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人生之乐趣呢?”说到他自己的饮食时,他说:“觉得好吃的我就吃,不好吃的我就不吃,或者少吃。心里没有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都能够很好地消化,在辅助以腿勤、手勤、脑勤,自然百病不生了”。
说来也巧,最近著名推拿按摩专家谈起过“胃喜即补”,这就是季先生的观点,什么叫补?就是补不足。自己喜欢某种食物,说明体内缺乏这种东西,吃下去就是补。季先生活到了98岁,证明他的饮食习惯是好的。
国外也有“食奴”。据说在英国有十分之一的女性和二十分之一的男性有“健康食品症”。对那些自以为是不适合的食品坚决不吃。这种病被列为厌食症的表亲,有损于健康。
人体是一部复杂的机器,迄今为止,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还太少。只要我们心中有一个总体平衡的概念就可以,实行起来则粗线条一些,模糊一些。如此,则既可享受食物之美,又不至于伤害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