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药酒,这是许多中老年朋友喜欢饮用的。一般以活血,补气,补血为主。专家在这里提醒大家,药酒不是泡得越久越好,泡酒过程还是有许多究竟的。
1,需要掌握好时间:这是在喜欢泡酒的朋友中最常见的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酒是“陈年的香”,从前一年就开始泡今年用的药酒。其实,如果室温在20°C左右、较为干燥的条件下,药材浸泡的时间主要喝药材的质地有关,枸杞子泡酒后,如果发现酒颜色变红,说明药效已经泡出来了;如果是动物类药材如海马、蛤蚧等,浸泡的时间需要更长。由于它们带菌可能更多,因此泡好后更应尽快喝完。
另外,温度队药酒的浸泡的时间有着直接的影响,温度高则浸泡的时间短一些,温度低则浸泡的时间长一些。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泡酒时,不应放入冰箱,因为这样会影响药效被泡出。
一般来说,泡酒超过一个月后如果药材没有取出,并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会造成药物的有效成分被水解损失药效。
2,不是所有药材都适合泡药酒:矿物类的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很难用酒泡出来。如果选用毒蛇为原料浸泡酒,则需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如果是选择多种药材一定要根据中医开具的药方配制,不要随意用多种药物泡酒。
3,药材不是放得越多越好:酒与药材的重量比应为10:1~20:1。
4,不能选用过低度数的白酒:建议选用50~60度的白酒,这个浓度的白酒能杀死药材中存在的微生物,同时更容易使有效成分溶出。
5,泡酒期间需要搅拌:泡药酒应选用新的深色玻璃容器,不应用塑料制品。而且要每日摇晃或搅拌一次,一周后改为每周搅拌一次。
6,药材不可以反复使用:药物经过两次浸泡浸泡后,绝对大部分有效成分已经溶出,此时普通药材既可以废弃掉,如果药材比较珍贵,如冬虫夏草,可再用煎煮中药的方法获取一定的有效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