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喝牛奶,我们几乎天天喝,但是对于牛奶的历史,你又知道多少呢?在老百姓中普遍认为这是西方文明。其实不然,在多民族的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喝牛奶、吃奶制品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据记载,13世纪时蒙古族人已经对牛奶有了较深的了解,并会对其“分而食之”。成吉思汗大军的精锐骑兵部队配备“糊状奶粉”作为军粮。之后中华民族经过许多民族大融合,蒙古等游牧民族的食用奶的习惯应随之传播,只不过,中原地带以农耕为主,牛奶及奶制品没有条件成为社会的普遍食品。但是,在我国很多地方有用羊奶等哺育小孩的做法。
新中国成立以后,牛奶逐渐深入到一般百姓家,但是,相当一段时间,由于短缺和价格问题,对于寻常人家来说,它只能是孩子、病人的滋补品。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还能清楚地记得,那时候还得说是在北京,只有小孩子出生以后根据户口本才能订上鲜奶。而且还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才能慢慢提高订牛奶的量。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一是政府大力发展牛奶业,二是人民手中有了多余的钱,选择的余地宽了,牛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改变,喝奶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当你走进大大小小的市场,琳琅满目的奶制品让人眼花缭乱。喝牛奶再也不是奢侈的行为了。20世纪,随着西风东渐,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开始养殖专门生产牛奶的奶牛。
我国的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等一些大城市,开始了以提供牛奶为主的奶牛。从此喝牛奶,成为了我们普通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素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