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纵横博览 > 国际 > 正文

美国大学里的老人们

2015-08-10 23:34:52   来源:   金霞小编评论:0   点击:
前一段时间,笔者有幸参加了斯坦福大学数学系举办的一场讲座,演讲者是一位哈佛大学的、并获得过菲尔兹奖的教授。在这场讲座中,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就在演讲将要开始之前,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坐着轮椅进

\

前一段时间,笔者有幸参加了斯坦福大学数学系举办的一场讲座,演讲者是一位哈佛大学的、并获得过菲尔兹奖的教授。在这场讲座中,给笔者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就在演讲将要开始之前,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坐着轮椅进来了。她因为年事已高,头都有些直不起来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位老太太,还是坚持着听完了一个多小时的报告。

我们平日里所见的追星族一般都是十几岁的年轻人,而且都是歌星、影星,然而,一个90多岁的追星族追的是学术明显,这种现象在我们国内并不多见 ,或者说几乎就没有。

上面讲的这位美国老太太,并不是个别现象,斯坦福很多学术会议上,都能见到类似场景。比如听唐纳德.克努斯教授的讲座,他被誉为“算法分析之父”。在他的讲座时,笔者坐在第一排,坐在他身边的是一对老年夫妇,老太太的牙都掉光了、这种细节反应的是一个国家平常老百姓的价值观和社会风尚。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些髙尖人才的背后存在着一个深厚的群众基础。

笔者在斯坦福大学旁听的课程中,有五门课的授课老师年龄都在70岁以上。其中信息论课的老师。讲课时手都一些颤抖了,说话似乎也不那么利索了,满头银丝,估计也有80岁了。

说到这里,笔者为我们做了解释,斯坦福大学的终身教授是真正的“终身”,你只要自己不说退休,没有人逼你,可以一直干下去。这些人一辈子把生命都放在学术研究中去了,他们对自己的学术研究真正达到了孔子所说的“好之”“乐之”的境界,这样能不出大家、大师吗?

笔者为我们讲述的美国的这些老人们,是值得我们中国老年人学习的。(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 php $c= end(array_keys($info))} 网站地图 | 网址导航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及免责 |

京ICP备12014553号-1